在兰州市西固区新城镇,古老的水车静静地矗立在黄河边,底部木质的辐条上爬满着青苔,深褐色的纹理间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它虽不再转动,却似一位沉默的老者,守望着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在不远处的新城技艺馆里,非遗传承人苏善来正轻轻摩挲着馆内陈列的水车模型,向游客们讲述着与水车的不解之缘。
黄河兰州段由西固区达川镇入兰州,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我爷爷那辈,这水车可是黄河岸边的‘功臣’。”苏善来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温柔的笑意,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那时候,水车日夜轮转,将黄河水舀起,顺着沟渠流向万亩良田。吱呀吱呀的声响,就是咱这村子里最动听的歌谣。”
苏善来回忆起幼时,总爱跟着爷爷到水车旁,看巨大的轮辐在水流冲击下缓缓转动,木斗盛满河水又倾泻而下,溅起晶莹的水花。每到灌溉时节,水车旁总是热闹非凡,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水车运作,一边唠着家常。
随着时代发展,更先进的灌溉技术出现,水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苏善来却放不下这份传承。他走遍黄河沿岸的村落,收集老匠人留下的制作技艺,将濒临失传的水车制作工艺一点点复原。如今,虽然岸边的大水车不再转动,但新城技艺馆里的模型,却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苏善来坚定地说。
走出新城技艺馆,黄河水依旧裹挟着泥沙奔涌向前,在阳光照耀下泛起点点金光。岸边的柳树垂下万千柔枝,嫩绿的新芽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少女的长发随风舞动。柳枝时而拂过水面,荡起圈圈涟漪,与远处起伏的山峦、近处静默的水车,还有承载着记忆的新城技艺馆,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悠远却又充满生机的美丽画卷。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