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汽车网
ad2

新能源车出口大热中国品牌到欧洲“华山论剑”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2-01 08:24  编辑:苏婉蓉  阅读量:8663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品牌出海同样可喜可贺。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汽车出口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飞跃。

一方面,与过去燃油车时代不同,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欧洲等发达市场;另一方面,得益于中高端产品的引领作用,中国品牌在海外拥有更强的产品溢价能力。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占欧洲市场总销量的10%左右。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认为,2022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拐点,有三个令人振奋的里程碑: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50%,出口规模有望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接近30%。

这三点的互动与配合,恰恰成为助推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强引擎。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比亚迪、SAIC、蔚来、蓝兔和WEY等十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宣布了向欧洲出口的计划。同时,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去欧洲的大戏中,中高端车型成为绝对主角,产品溢价能力得到提升。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车企,正在努力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出口量翻倍,电动汽车如何助力中国品牌迎来“蝶变”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汽车企业出口汽车245.6万辆,同比增长54.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出口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相比2018年自行车出口均价12900美元,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使得中国汽车出口呈现高端化特征,现在自行车出口均价已经达到18900美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鹤林认为,汽车出口的强劲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供应链的稳定,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对新能源汽车转型机遇的敏锐把握。

“中国有最完善的汽车供应链,有高效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所以很多外国汽车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把最先进的生产线搬到了中国。”潘麟告诉记者,智能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将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逆的过程,中国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及时把握了这一趋势。

在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静看来,受全球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传统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环境污染和碳减排压力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智能电动汽车已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重点和战略制高点。

近年来,受新能源补贴和欧洲碳排放的双重影响,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30万辆,占新车销量的19%,渗透率位居全球前列。不久前,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达成一致,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35年前全面禁止销售传统内燃机车型,以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在陈看来,此举将进一步加快欧洲汽车电动化改造的步伐,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资深汽车媒体人、汽车行业分析师杨小林认为,除了欧洲市场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中国企业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也是出口激增、加速登陆欧洲的必要条件。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汽车质量、技术和品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实现了出口快速增长。”根据杨小林的分析,今年10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到领先市场,证明我国自主品牌车企打造“品质、品类、品牌”的能力显著提升。

在他看来,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供需两旺,有助于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效率,进而实现“墙外香”。

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市场份额24%。与去年同期相比,所有企业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比亚迪1-10月累计销量接近140万辆。

“在全球汽车工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吴宓认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市场培育期和政策驱动期。今年迎来了全面市场化的转折点,进入了市场驱动期。所以未来中国的汽车工业会有更重要的发展和更大的收获。

今年,销量和口碑双丰收的比亚迪验证了这一趋势。

11月16日,在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从第一辆车到100万辆,我们用了13年;从100万到200万,我们只用了一年时间;从200万到300万,我们只用了半年时间。”

王传福表示,通过前瞻性战略和创新技术,比亚迪走出了引领行业前进的“新能源加速度”;比亚迪希望坚持“全球化、全球化”的理念,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汽车独立评论员白德认为,比亚迪在今年3月燃油车正式停产后,更加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除了在国内市场大踏步前进,比亚迪也在积极拥抱国际市场。

据透露,比亚迪的纯电动公交车已经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自去年5月加快国际化战略以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泰国等亚太市场。

白德表示,令人振奋的是,现在中国汽车出口呈现出高端新能源的特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电气化技术还没有达到顶峰,智能化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自主品牌要想借助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汽车出口,需要产业链、技术、产品等多个维度的长期努力。

从租赁到订阅,中国品牌期待更多的模式创新。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变革的不断推进,汽车产业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因此,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普及自然被视为中国外贸结构和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

其中,拓宽租赁市场、推广汽车订购服务等模式创新成为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冲销量、扩规模”的新起点。

不久前,比亚迪面向欧洲市场预售了三款车型,并与德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了协议。未来六年,该公司将从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汽车。记者了解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车市,比亚迪元PLUS低配版的价格在23万元左右,比国产版贵10万元左右。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出口均价为2000美元,2022年已升至1.99万美元,证明电动汽车成功推动了中国汽车的高端出口。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通过租赁等模式向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将有助于快速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他认为,比亚迪10万辆的大订单不仅显示了欧洲对新能源汽车的迫切需求,也证明了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被欧洲消费者接受,未来将迎来更多机遇。

今年10月,蔚来宣布进入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市场,通过订阅模式在当地提供服务。此前,LinkedIn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也采用了订阅模式。

据了解,订车服务是介于短租和长租之间的一种服务。除了使用汽车,用户还可以同时享受汽车保险、日常维护和维修、道路救援等服务。统计显示,在欧洲主流高端汽车市场,订阅服务的市场份额接近60%。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认为,汽车的本质是高价值、耐用的消费品,智能电动车的一些特性使得简化客服成为可能。同时他坦言,订阅模式对操作系统和团队的能力要求更高。

有分析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数字化服务工具的普及,使得订阅模式在汽车领域蓬勃发展。在产品特性上,智能电动车更新换代非常快,用户可能会担心电池衰减或者二手车保存率等问题,所以更适合订阅模式。

在比亚迪、蔚来等中国车企溢价能力逐渐增强的背景下,汽车出海不再是简单的“单车售卖”,而是更加注重将国内先进的智能技术和高价值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事实上,产业竞争从来都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综合竞争。

“随着产业创新的趋同和迭代的加速,创新第一优势的红利窗口越来越短,需要快速攻关,产生深层次、跨领域创新的成果。”比亚迪执行副总裁连玉波提醒,企业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强各领域重点发展方向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杨小林认为,打造汽车品牌绝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在欧洲市场。不仅产品质量标准高,而且消费者对品牌极其忠诚。中国车企既要充分利用技术和成本优势,又要坚持“长期性原则”,在产品投放、服务运营、本土团队建设等方面注重合理规划。

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加速中国汽车在欧洲的普及。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要共同维护好“中国品牌”这块金字招牌。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一帆风顺离不开顶层设计,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支持。比如解决远洋运输运费高、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完善汽车标准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等。,为中国汽车再次出海创造更好的环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